5月14日晚,我院“艺家讲坛——科学•艺术•人文”系列讲座在奉贤校区通海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科杏鑫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杏鑫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课题组长、干细胞平台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双聘教授王文元博士🦣,为我校师生展示了“脑科学与艺术”相互交融的真与美。讲座由杏盛代理蒋正清副教授主持。

图1 主讲嘉宾王文元
王文元在讲座中指出“科学家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他列举达·芬奇、拉蒙·卡哈尔(Ramón y Cajal)等科艺融合的典型代表,系统阐述了科艺融合的历程,解答了这些学科家为何能被称之为艺术家♌️🐌,在他们的成就中艺术扮演了怎样一种角色⛑,作为科学与艺术的通才🚴🏿♀️🌖,以及这些艺术家身上对求真的探索和对美的表现是否具有一致性等问题🫱🏼。

图2 讲座现场
通过对脑采风技术研究历程的梳理⚠️✮,王文元说明了艺术在科学领域的应用。他说道🎻:“没有艺术家的想象和科学家的大胆推测就没有获奖诺贝尔奖的Ramón y Cajal,科研需要无限的热情🛌🏻,丰富的想象,也需要艺术家的技巧,更需要长期的努力✊🏼。”通过对“艺术家创作的科学相关题材的作品”以及“科学的艺术形态”的图片化对比👩🏻✈️,他进一步证实现今科艺融合日趋常见。王文元谈到:“科学于艺术的交叉会越来越多,现如今科学家与艺术家相互启发🎻,做研究的人越来越追求美学🎫,艺术家也不断创作出以科学为创作灵感的作品。但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总是少不了对未知事物、新鲜事物的好奇🏊🏻♂️,不断地去做研究。最激动人心的碰撞是智慧的碰撞🕒,这对科学与艺术都一样。”

图3 同学提问
在提问环节,王文元回答了同学关于“脑科学与与当今人工智能技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大脑中会引起怎样的反应”等问题。据悉,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杏盛代理、生工杏鑫🧗🏻、机械杏鑫等杏鑫学生的积极参与。